新成屋裝潢費用到底要準備多少?這是每位屋主在交屋前必問的第一個問題,從裝潢預算怎麼抓、裝修費用怎麼估,到如何配置裝潢預算比例,都是一場專業與理性的考驗,2025年的裝修市場波動加劇,材料價格上漲、碳費制度上路、消費趨勢轉向智能與永續設計,使得裝潢價格與以往相比有了明顯變化,接下來就一起來看要怎麼評估裝潢費用吧!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裝潢費用從3大面向評估
裝潢費用不是隨意抓個整數就能解決的,它深受屋況、空間規劃與使用需求等變因所影響,許多新屋主在規劃新成屋裝潢費用時,會直接套用別人的總預算,卻忽略了自己房子的條件與生活方式不同,導致最後不是預算不足,我們建議從「屋齡」、「房屋類型」、「裝潢需求」三個方向切入,建立個人化的裝修預算模型,才能在材料價格易波動的環境下,準確掌握該花的每一筆錢。
屋齡
裝潢費用的差異,最直接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就是屋齡,以新成屋為例(屋齡0–5年),其優勢在於基礎設施完好,不需要動水電、不需補強結構,也大幅降低防水與門窗更換的費用,這類型屋主可以將裝潢預算集中在「風格美化」、「收納規劃」、「家具搭配」等生活層面,預算效益最高。
若為20年以上的老屋,重點將落在隱藏性工程,例如重拉電線、全室換管、防水重做與結構補強等,這些項目不僅費用高,而且多為「看不見但不能省」的工程,老屋每坪裝潢費用預估需抓到8萬至20萬以上,而新成屋通常只需4萬至12萬,差距可達兩倍以上。
延伸閱讀:高雄老屋翻新攻略,老屋翻修的10個重點
房屋類型
裝潢費用也會因房屋類型而有所變動,大樓住宅、公寓、電梯宅、透天厝等,以大樓為例,須特別注意公共區域的保護工程費用,如電梯、樓梯間需加裝保護板,單是這類開銷就可能額外花費1萬至2萬不等,而透天厝則因樓層較多、水電拉線距離較長、結構差異大,常需額外增加水電與泥作施工預算。
房型格局也會影響系統櫃與家具配置,例如三房兩廳與兩房一廳在收納與照明上的需求明顯不同,因此連帶牽動到設計師規劃的工項複雜度與人工費,更別提特殊建案可能會遇到異型樑柱、斜頂天花、低矮空間等,都需要額外客製化處理,預算也會因此墊高。
需求
影響裝潢費用的第三個核心變因,是屋主自身的居住需求與風格偏好,若你只是為了出租,簡單的油漆、燈具與窗簾安裝即可;但若是打算長期自住,且對空間有完整的機能規劃與風格要求,那預算自然會上升許多。
裝潢分為3種等級
- 基本簡約型(4萬~8萬/坪):維持建商原始廚衛、使用現成家具、強調實用性。
- 標準質感型(8萬~12萬/坪):整體風格整合、系統櫃設計、精緻燈光與主題牆。
- 高階訂製型(12萬~20萬+/坪):全面格局變更、進口建材、智慧家庭整合。
裝潢預算分配方式
抓到「總預算」後,下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這筆錢該怎麼分配才合理?」根據高雄室內設計公司分享的最新裝修趨勢與市場行情,裝潢預算大致可依照住宅坪數及屋主需求等級來估算,將針對 20、25、30 坪三種常見的新成屋坪數,依照三大裝修等級(基本簡約、標準質感、高階訂製)進行費用預估,協助屋主初步掌握可行的裝修預算範圍。
20坪新成屋
20 坪空間是小家庭、新婚夫妻與單身族群最常見的選擇,坪數雖不大,但仍需涵蓋基本功能如客廳、餐廳與臥室配置,以下為三種裝修等級的費用估算:
- 基本簡約型:NT$ 80 萬 – 160 萬
- 標準質感型:NT$ 160 萬 – 240 萬
- 高階訂製型:NT$ 240 萬以上
裝潢內容多為油漆粉刷、簡易天花板、燈具安裝及局部系統櫃,CP 值高且能快速入住,若預算提高至 200 萬以上,則可導入全室設計整合、客製收納與風格主題牆,讓空間更加溫馨與實用,而高階方案則適合追求精品質感與高度個性化的屋主,包含智慧設備、弧形木作與進口建材等配置。
25坪新成屋
25 坪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家庭空間規模,常見於兩房或三房格局,對於功能整合與收納設計要求更高,裝潢費用建議如下:
- 基本簡約型:NT$ 100 萬 – 200 萬
- 標準質感型:NT$ 200 萬 – 300 萬
- 高階訂製型:NT$ 300 萬以上
若希望兼顧外觀美感與空間機能,標準質感型是最受歡迎的預算級距,能完成玄關鞋櫃、電視牆、全室系統櫃、燈光規劃與主臥風格統一,若預算達 300 萬以上,則可進一步使用特殊塗料、磁吸牆、無把手櫃體等精緻工法,打造高端空間感。
30坪新成屋
30 坪新成屋為標準家庭住宅,配置三房兩廳、雙衛與開放式餐廳區,空間完整、適合長期自住,由於面積擴大,裝潢項目也更為多元,費用範圍如下:
- 基本簡約型:NT$ 120 萬 – 240 萬
- 標準質感型:NT$ 240 萬 – 360 萬
- 高階訂製型:NT$ 360 萬以上
在 30 坪空間中,廚具升級、雙衛空間優化與全室風格統一是設計重點,建議屋主將預算集中在廚衛設備、收納系統與照明配置上,若選擇高階方案,則可透過格局微調(如主臥加大或浴室重配)、進口建材應用及智慧系統整合,進一步提升居住體驗與資產價值。
新成屋裝潢費用細分,各項目大概多少預算才合理
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拆解細項:「這筆錢到底花到哪裡去?」根據室內設計報價資料,一般新成屋的裝潢項目可分為幾個主要結構:天花板、地板、牆壁與家具,這些看似基本的項目,實際上正是構成裝潢費用結構的核心,本段將根據資料,說明每一項目的平均單價範圍、設計要點與節省建議,協助屋主合理配置每一分裝潢預算。
天花板
天花板設計不僅影響整體空間感,也會直接牽動裝潢費用,根據報價資料,平釘天花板每坪施工費用約為 NT$4,500 起跳,若增加間接照明、燈槽或弧形設計,則價格將進一步提高至 NT$6,000~10,000/坪 不等。
對於新成屋而言,除非天花板過低或屋內樑柱影響美觀,否則可選擇局部施工(如客廳主燈區、玄關等),以降低整體預算負擔,若選擇無主燈設計(軌道燈或筒燈為主),則天花板設計的彈性與預算控管都會更有優勢。
地板
地板材質是左右整體裝潢風格的重要關鍵,若選用超耐磨木地板,行情價約落在 NT$1,200~2,500/坪;若升級至 SPC 石塑地板或強化實木複合地板,費用可能攀升至 NT$3,000~5,000/坪 以上。
若屋主偏好溫潤木紋、腳感舒適又兼具耐刮的材質,建議選用品牌耐磨木地板,價格親民、施工快速,至於預算有限者,亦可考慮使用卡扣式地板,自行鋪設或選擇免膠施工,也能節省工程費。
牆壁
牆面處理是室內空間視覺感最直接的呈現,從基礎油漆、特殊塗料到壁板、磁磚牆,費用與工法都有極大差異,標準的乳膠漆(含批土與整理)費用約為 NT$1,500~3,000/坪,若改用特殊漆(如珪藻土、藝術塗料)或壁紙,單價則會拉高至 NT$3,000~6,000/坪 不等。
裝潢預算有限者可考慮全室採用淺色乳膠漆,既有放大空間的視覺效果,也便於未來更換或維修,若希望局部增添風格重點,例如電視牆或主臥床頭牆,可選擇仿石材磁磚或木紋壁板,透過跳色、異材質搭配創造視覺層次感。
家具
家具預算容易被低估,卻往往是最後讓總裝潢費用超支的關鍵,整體裝潢預算中,家具預算建議佔比約為 15% 左右,例如一套總預算為 250 萬的新成屋,家具費用應抓在 NT$35~40 萬元區間,建議屋主在裝潢初期即明確家具需求,搭配系統櫃規劃整體風格,避免日後購買現成家具尺寸不合,造成空間浪費或視覺凌亂。
新成屋裝潢費用找統包和設計師有什麼差異?
在規劃新成屋裝潢時,屋主往往會面臨一個重要選擇:「我要找統包還是設計師?」這個決策將直接影響裝潢預算分配、施工品質與整體設計成果,兩者雖然都能完成裝修工程,但在工作內容、收費結構與服務模式上差異甚大,選擇錯誤不僅影響裝潢費用,也可能延誤工期或產生溝通落差。
統包
統包是以工程為主軸,主要負責施工執行,適合有明確需求、風格要求不高,或已有設計圖的屋主,統包通常能給出相對固定的報價,並負責整合木作、水電、油漆等各工班,費用透明、施工效率快。但若缺乏設計概念,裝潢成果可能較制式。
設計師
設計師提供完整的空間設計與視覺整合服務,從丈量、設計圖繪製、材質挑選到監工協調皆一手包辦,其設計費用通常採「按坪數」或「依總工程費比例」計價,行情約為 每坪 NT$4,000~12,000 元,或佔總裝潢費用的 8%~15%,若預算有限者,可選擇以固定價格請設計師做「局部設計+施工監工」方案,達成風格統一的基本需求。
合理的新成屋裝潢費用是多少?這6招方法省下更多支出
2025 年的裝潢市場正值變動期,碳費制度上路、原物料價格波動、工資持續上升,讓「新成屋裝潢費用」成為令人頭疼的課題,不少屋主在動工後才發現,實際花費遠高於原本規劃的裝潢預算,導致施工中斷、品質妥協,甚至影響入住時程,其實只要在規劃階段做對幾件事,就能避免預算失控,本段將分享六個實用的控管技巧,從「拆除優先」到「材質取代」,幫助你精準配置裝修預算。
先進行拆除後再評估裝潢費用
拆除看似是後續工程的一部分,但對裝潢預算控制來說,卻是最應該優先處理的階段,許多屋主在尚未拆除原建材前,就急著找設計師估價,結果開工後才發現有額外管線、牆體、管槽需重做,導致費用追加。
正確做法是:先將要改動的部分(如廚房牆面、舊管線、天花板)拆除完成,再請廠商依照實際空屋狀態提供報價,這樣不僅能避免預算誤判,也讓施工單位能夠更精準掌握工程項目與施工難度。
避免更換全屋水電線路
水電更新是裝潢費用中最容易讓人「失血」的項目,尤其是全屋重拉管線,常動輒數萬元起跳,甚至超過 NT$10 萬以上,新成屋若屋齡在 5 年內,水電配置多為現行法規規範,幾乎不需重拉,只需依需求加裝插座、調整照明迴路即可。
若真的需要重拉,也建議屋主先與水電師傅確認動線需求後,再整合至系統設計中,不僅更有彈性,也可避免反覆施工造成費用暴增,記住:「不動等於省下」,每少拆一根管、每不鑿一面牆,都是實質的裝潢預算節省。
成品家具代替定製家具
家具是新成屋裝潢中最容易產生「加價項目」的部分,尤其當屋主希望家具能與裝潢風格完全整合時,往往選擇了昂貴的木作或全室系統櫃,對於預算有限的屋主來說,選擇高品質的成品家具反而是最靈活且具性價比的方案。
現今市面上已有許多設計感強、尺寸合理的現成家具,從沙發、茶几、餐桌椅到衣櫃、電視櫃皆能選購,這些成品不僅價格可控,安裝快速、未來替換也更方便,相比之下,全室系統櫃或木作櫃動輒上看數十萬,還需長工期與現場施工,對急於入住或怕粉塵的家庭並不友善。
避免變更房屋格局
格局變更是最容易引爆裝修費用的一項動作,你以為只是「打掉一面牆」或「移動一道門」,實際上牽涉到拆除、清運、泥作、水電移位與地板修補,最終成本可能比原本想像多出數倍。
新成屋的最大優勢就是「格局已符合現代生活使用」,只要不影響日常動線與機能,其實沒必要硬性更動格局,特別是預售屋有「客變」機會的情況下,更應該在圖面階段就思考動線,提前解決可能的格局問題。
輕裝潢代替設計
「輕裝潢」是近年在裝修界逐漸流行的趨勢,意思是減少結構性工程與木作項目,以簡約、機能為主軸,藉由家具、燈光、色彩與布置達到空間整合效果,這不僅是風格趨勢的改變,更是控管裝修預算的高明做法。
建議屋主在裝潢初期就明確區分「固定裝修」與「可變佈置」,例如不做複雜天花板造型,而改用吸頂燈與軌道燈取代,不做全牆電視牆,而以木板與塗料營造質感牆面,既省施工費,又方便日後更換風格。
選擇耐用品質
最後一個省錢關鍵,其實是「不貪便宜」,看似矛盾,實則關鍵,裝潢預算的陷阱之一,是在早期選擇劣質建材與配件,導致日後維修不斷,反而累積出更高的總支出,2025 年的建材市場有許多高 CP 值的國產品牌,品質與進口品接近,但價格更實惠,建議屋主在選材階段與設計師溝通預算與使用需求,選擇經過測試、保固明確、環保無毒的耐用建材與五金。
特別是日常高頻率使用區域(如廚房、浴室、門片、抽屜軌道等),更應選擇高耐用等級,雖然初期成本略高,但能避免日後花更多錢修繕或更換,花錢要花在刀口上,「耐用」就是一種長期的省錢哲學。
新成屋裝潢費用常見問題
以下將解答三大常見問題,幫助你從屋主角度出發,更加全面掌握裝修計畫的關鍵細節,無論你正準備裝潢,或只是剛開始做功課,這些資訊都將成為你制定理性裝潢預算的重要參考。
自行動手能省下新成屋裝潢費用嗎?
許多屋主為了節省裝修預算,考慮自行 DIY 一些裝潢項目,例如粉刷牆面、組裝家具、貼磁磚或鋪設卡扣式地板,這樣做雖然看似可以壓縮新成屋裝潢費用,但實際上並非每個項目都適合動手處理,DIY 適用於低技術門檻的項目,例如家具組裝、油漆、牆面收納安裝等,這些作業即使成品略有瑕疵,也不會影響整體結構,但像是水電工程、天花板、木作櫃體與防水工程,則牽涉安全與長期使用品質,不建議非專業者自行操作。
室內裝潢費用會因為季節性而變貴?
會的,裝潢費用確實存在季節性波動現象,特別是在農曆年前的裝修旺季與天氣不佳的梅雨季,對施工安排與報價都有實質影響,每年11月到隔年1月是裝潢高峰期,因為許多屋主希望年前入住或翻新,因此工班供不應求、材料需求也提升,導致報價普遍上漲 10~20%。
裝潢設計費用能夠貸款嗎?
針對設計費或整體裝潢費用,目前市場上確實有提供相關的貸款產品,常見形式包括「裝潢貸款」與「信用貸款」,多數銀行或建商合作金融機構皆提供專為新成屋買家設計的裝修貸款方案,利率通常落在 2%~6% 之間,可依金額與還款年限調整彈性方案。
申請門檻通常需具備以下條件:
- 房屋為本人所有(或預售屋完成交屋)
- 提供裝潢合約或估價單
- 有正常信用紀錄與穩定收入證明
新成屋裝潢費用很難抓?找楓根室內裝修幫忙評估
裝潢費用到底該怎麼抓?這是所有屋主心中共同的難題,即使你已經查閱無數網路資料、看過別人家的裝修分享,但當真正面對自己的新成屋,還是會被各種細節與數字搞得一頭霧水,尤其當報價單攤開時,從系統櫃、天花板、燈具、地板到設計費,每一項看似合理,加總起來卻讓人退縮,這時候,與其自己盲目估算裝潢預算,不如交給專業團隊協助分析與評估。
楓根室內裝修擅長針對新成屋空間,依據屋主預算、坪數與生活需求,量身打造兼具美感與機能的空間規劃,我們不僅提供透明的報價制度與詳細項目拆解,也協助客戶設定合理的裝潢預算範圍,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造成不必要的花費。
- 服務項目:住宅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老屋翻新設計、廠房辦公室設計、建築外觀設計
- 地址:高雄市楠梓區清成街31號
- 電話: 07 355 3026
- 網站:楓根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